小暑和大暑是什么意思(到底小暑热还是大暑热?)
这周日(7月7日)就要迎来今年的第11个节气——小暑节气了,这也表示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到了盛夏了。“暑”就是热的意思,古人认为小暑节气期间的天气已经很热了,但是却还没有达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,所以称之为小热。紧随其后的就是大暑节气了,在农村还有着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,是什么意思呢?小暑和大暑哪个更热?
小暑是夏季的第5个节气,而大暑则是第六个节气。俗话说“小暑接大暑,热得无处躲”,可见在小暑、大暑节气期间的天气都是很炎热的。俗语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也是描述这个期间天气炎热的,其意思是说在小暑和大暑节气期间,就像是一个蒸笼一样,非常的闷热,而我们就像蒸笼里面的食物,被闷热的空气所包围着。
在进入小暑节气以后,也就要迎来三伏天了。因为小暑的标志就是入伏和出梅。对于入伏古人的说法是“夏至三庚数头伏”,而今年夏至节气以后第三个庚日是7月12日,也就是小暑节气以后第5天就入伏了,其中头伏和末伏都是10天,今年的中伏有20天。其正好是出于大暑节气(7月23日)期间。根据农谚“冷在三九,热在中伏”来看,那中伏是最热的,因此大暑节气的时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。那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呢?
“三伏天”是古人设定的用来表达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百思特网,其是一年中气温最高,天气最热的一个时间段。三伏天的计算方法相对是比较复杂的,是根据天干地支纪年法而推算出来的。有的年份三伏一共是30天,而有百思特网的年份则是40天,原因是中伏多了十天,而今年的三伏就一共有40天(头伏10天,中伏20天,末伏10天)。而大暑、小暑节气就是在三伏天之内,大暑是在中伏期间,因此多数人认为大暑要比小暑更热,其实这个也是不准确的。
小暑和大暑虽然都是“制造”高温的高手,但是也是有区别的。小暑的热更有爆发力,而大暑的热更持久。关于小暑和大暑哪一个更热,在民间有一句顺口溜:“小暑,小暑,小心中暑;天热,天热,天天都热。”由此可见,小暑节气并不是小热,是很热,并且还是天天都很热的。
之所以很多人认为大暑节气的天气更热,那是因为刚进入小暑节气的时候,人还能适应暂时性的高温酷热天气,可是这个高温天气持续的时间一长,就会让人感觉到更加闷热了,这样就算是大暑和小暑节气的温度是一样的,但也会感觉到大暑节气的天气会更热。
另外小暑和大暑的热也是相对的,不可能小暑和大暑都是一样闷热的。在民间还有农谚“小暑热得透,大暑凉飕飕”,意思是说小暑节气如果比较闷热了,那么到了大暑节气的时候就不热了。所以,不能说大暑就一定比小暑热,有些年份是大暑比小暑热,而有的年份小暑比大暑热。
原因是地球每天都需要吸热和散热的,在夏季的时候白天吸收的热量要比晚上释放的热量多,这样就会一直有热量余存,其不断的累积,到了三伏天这个时候就达到百思特网了最大值。而有些年份是在小暑节气达到最大值,有些年份是在大暑节气达到最大值。因此也就出现了有的年份小暑比大暑热,有的年份大暑比小暑热。